很多同学会问学姐,复试不就是走走过场初试分高就基本上稳了~
对于这种现象,学姐只能说:历史总是如此相似,很多人误以为拿到初试高分:录取就稳了!但在去年考研,初试400+高分在复试被刷的案例屡屡出现:
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拟录取名单中有一位初试402分的同学最终未被录取,其初试成绩在这一批名单中也是并列第三名,与第一和第二名分差仅4分及以内;
南京医科大学: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,眼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一志愿复试名单最低分424分;
扬州大学:文学院的各专业复试线基本都在395+,文艺学,古代文学400分;
中山大学:数学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复试名单,共88人进入复试,其中74名考生初试成绩400分以上,最高分达到441分;
复试是对一个考生多方面的考察,这对于从小到大一直是应试考试的同学来说其中暗藏的陷阱还不少!今天就来分析一波,为什么初试高分还会被刷?以及复试有哪些坑绝对不能踩?
复试为什么会刷人?
首先,在准备复试之前,我们要对复试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
☝从初复试权重来说:复试的重要性不亚于初试。 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。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,不管初试成绩多高,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。
☝从备考时间上来说:初试历时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,复试的准备时间也就1到3个月。时间越短,越要目标明确,计划得当,试错的成本增大,一定要少走弯路。
☝从竞争激烈程度看:虽然初试的时候,我们的竞争队伍更大,但其中不乏陪跑者,到了复试,对手的整理实力更强,一定不能轻敌,不能懈怠,要全力以赴准备。
☝从备考的环境和个人状态看:复试我们的学习效率不一定能有初试高。一方面因为刚考完初试,学习上会有一定的怠惰。另一方面,初试成绩和分数线的不确定性,也会影响整个备考阶段的心态。此外,整个复试阶段,我们还要搜集和获取很多信息,还要期末考和过春节,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些“兵荒马乱”,也难免影响复试备考状态。
复试究竟要考什么?
复试的考试内容可参考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章程第四十八条:
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、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,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,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。
►复试总成绩的计算方式:
复试总成绩=专业课笔试成绩×笔试权重+综合面试成绩×面试权重+外语听说能力成绩×外语成绩权重
三者之间的权重:一般笔试的权重为60%,面试的权重为30%,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%(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行规定的,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%。)。这对于一直以来都以纸笔+应试考试为主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。
再来康康规定里说的三点:
先看复试当中要求的第一条是创新能力
你要平心静气的问问自己过去的学习工作中、项目实践里,有哪些创新呢?这些创新又该怎么展现给老师?比如老师在现场中问到了创新的相关问题,你有没有回答的思路,有没有回答的内容,回答内容和论据是否充分?
再看复试中第二条能力专业素养
注意专业素养,是专业和素养分别两件事,只不过用一个词表述出来罢了;先说专业,你对你所报考的专业了解得够系统么?复试的老师可是在这个专业里摸爬滚打的老江湖,他们的专业知识理解的经度和纬度不大比我们大很多,还喜欢问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,而且导师喜欢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生,自然问题就会问得非常的灵活和发散。
比如你考金融学,复试中老师可能让你简要介绍一下经济增长的L型增长;也可能让你聊聊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阻碍;
比如你考应用心理,复试中老师可能让你设计一个实验,探讨疫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;
比如你考物流工程,复试中老师可能会让你聊聊什么是供应链?为什么京东和天猫都是网店,而京东则属于实体型公司,而天猫则属于平台型公司?
比如你考学科语文,复试中老师可能让你聊聊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?然后还会问问你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倦怠?
比如你考法学,复试中老师可能让你聊聊对物,物权,物权法的理解?顺便还问问你新冠疫情到底属不属于不可抗力,为什么?
你看这些问题是不是跟你想的不一样?这就是专业素养复试现场的真题,不看真题不知道这些专业老师的问题竟然这么灵活,问得完全没有章法,问得完全不讲武德。
并且有可能让你中文回答也有可能让你用英文回答,如果没有提前有效的准备,在考场上你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出来么?
最后再看综合素质
复试综合素质考察的是啥?综合素质考察的是除去书面学习能力之外的创新能力、总结能力、表达沟通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能体现你综合素质的能力。
而这些能力不是你没有,而是没有系统且有针对性的的梳理总结过。所以,会觉得复试摸不着头脑,觉得无从下手。
复试有哪些禁忌?
1.回答问题没有逻辑性
不管是专业类问题,还是普通问题,都要分点回答,可以采用总分总或者分总的回答逻辑,东一句西一句的回答,老师只会觉得你的思维逻辑薄弱,对你做学术的能力也有所质疑。
2.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
面试时可能会因为紧张,没能理解老师的意思,如果在面试中出现一两次,还能够理解,老师也会耐心的解释和引导,但是如果出现多次答非所问的情况,老师会觉得你很难沟通。
3.对不懂的问题装懂或者出现胡编乱造的情况
这件事是涉及了人品的雷区,如果一个人都不能诚实回答问题,那试想老师在带着总是投机取巧、胡编乱造学生做研究,他乐意吗?
如果真的有不了解不懂的问题,可以和老师讲自己并不是很了解,但是关注过xxx自己懂或者引导到提前准备过的内容上。
4.知识面过窄
老师提的问题,只是简单的从一两个知识点去阐述,难免会单薄,想想你初试的时候恨不得把试卷写满,所以复试也要把话都说全,把能想到的重要知识点都要带到,并且用知识点(论点)—事例(论据)相结合的方式回答。
5.说的内容过于详细和啰嗦
回答的时候最忌讳没有重点,什么都想说=什么都说不清楚,如果说的过于宽泛,就无法有深度,所以要找准几个关键点,深入分析阐述,观点只要能够表达清楚,就不要再翻来覆去的说了。
6.只顾自己表达观点态度,不懂老师想要的是什么,甚至打断老师的提问
打断别人说话本身就是不礼貌的行为,不管你多么想要解释,一定要先听老师把话说完,在老师说的过程中,你也可以思考怎么去回答更合适,不要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,面试的关键是要说老师想听的。
7.穿搭过于随意
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考研党,可以穿的职业化一些,如果是学生党,不一定非要穿西装,但一定不能穿的太随意,比如破洞、人字拖等,穿着要求干净整洁,要给老师一种对待复试认真,可靠踏实的感觉。
8.不注意面试礼仪,过于随便
进考场教师的时候不敲门,直接推门而入,见到老师不问好,面试结束也不表示感谢,坐在椅子上抖腿等,都会给老师一种个人素质不够高的感觉,老师想要的学生是综合素质都不错的,素质不够高的学生,老师在权衡的时候,很有可能会刷掉。
哪怕现在很多同学都是线上复试,也要注意复试礼仪,比如复试开始的时候问好结束的时候表示感谢,面试过程中不要有太多小动作等。
9.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思路,问题的回答都是模棱两可
尤其是主观性问题,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,从多个角度来论述,只要是言之有理的答案即可。回答模棱两可会让人觉得你对问题答案不清楚,对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。
10.过于自信或不够自信
过于自信(自负)会让老师对你的求学态度心存疑虑,不够自信会让老师对你做学术研究也不够有信心,在面试的时候,会的问题就自信的回答,不会的问题也要保持谦虚求学的态度。
11.心态不好,在面试时过于紧张
过于紧张可能会导致思维混乱,“嗯”“啊”等口头语大量增多,关键是回答问题水准失常,这需要提前训练,让家人或朋友帮忙模拟复试现场,并随机提问问题,训练的次数多了,在复试时的表现也会好一些。
12.复试准备不充足,对于老师提问的专业名词很多都不知道
这点是硬伤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再多的技巧,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都是白搭,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复试!
只要心态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希望各位还没参加复试的伙伴认真准备,尽情在复试考场上向导师散发你的专业魅力吧!
网友评论 (评论数:0)
游客